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奇諾之旅 II 》 the beautiful world 讀後小感



輕小說看的速度果然快啊

筆者用了一天多的時間不知不覺就把第二集看完了啊

那麼接下來就↓↓↓↓↓↓↓↓↓↓以下有雷↓↓↓↓↓↓↓↓↓↓


 什麼是正確的?誰又正確呢?
 什麼是正確的?誰又正確呢?
─ What is "right'? ─

 「狙擊兵的故事」─ Fatalism ─
  
是一篇彩色的小短篇,而裡面的劇情則明確地告訴我們不論是什麼樣的人,都會給人正反兩面的想法,有的人會憎恨你、有的人則是喜歡你,但要討好其中一方永遠是不可能的事,也因此在這小短篇裡所出現的結局真是讓人感到驚艷,但也倒不太意外,只是我想讀者可能都會很知道那數字到底是多少就是了。

「在沙漠的正中央‧b」─ Beginner's Luck ‧b ─ 

同樣地,需與另一篇搭配服用,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吃人的故事」─ I Want to Live. ─ 

敘述著三名人口販子因困在雪山裡暫時收手的故事。其實主要就是在講人在遇到生死關頭時都是很容易就改變自己的,就像人口販子在緊要關頭時捨棄了商品、把人當作食物吃掉以保命一樣,那麼在之後呢?

當危機解除時,人口販子真的就會乖乖金盆洗手嗎?故事裡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還會反過來攻擊原本來救你的人,真的可以說是狗改不了吃屎啊。

但是故事在最後並沒有因此而譴責這樣的行為,甚至還指出了這只是為了討生活的手段而已,不過到底該怎麼看待這樣的論點,恐怕還有待腦力激盪一下了

「過度保護」─ Do You Need It ? ─

一個稍短的小短篇。大概就是提到父母過度干涉子女的選擇權的故事吧。

故事一開始之時,一對父母即激烈爭吵著是否要給孩子穿防彈背心上戰場,但弔詭的是,這孩子根本不想上戰場,讓人不禁懷疑這對父母到底是在吵什麼?所謂的需求不就是因為想要所以需要嗎?為何要替自己的孩子做他不想要的選擇呢?

我想從這小短篇中就能看出是在影射現今的某些父母了吧,什麼事都幫子女做好決定,完全不給子女做決定的空間,這不是過度保護,什麼才是過度保護呢?

要保護子女,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幫他們做好決定,而是要幫他們思考怎麼做決定才是對自己最好、也不會帶給他人困擾才是,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子女了解什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這樣子女也才能健健康康的長大了

 「魔法師之國」─ Potentials of Magic ─ 

就內容上而言,其實並不是在講真正的魔法師,反而是由於一群人的無知才會形成這樣的結果。

「科學」與「魔法」其實是相當容易被人搞混的,尤其是這兩者都很難令人詳細了解。

只是若單講到科學的話,其發展自古至今不就是這樣?常常跟魔法一起被斥為無稽之談,即使講得再明白也會被認為是異端,但如果是有根據的說法,小試一下又有何妨?許多科學不也都是這樣誕生的?排斥自己所不認同的事物似乎顯得見識過於狹隘點了吧?

而在這篇裡,我們也可以了解到遵循自己的信念有多重要,自己如果不相信,那又如何使人信服呢?若是覺得自己沒錯,做下去就是了,即使失敗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嘗試?

「言論自由之國」─ Believers ─ 

一篇頗有趣的故事。以正當防衛與否的正反面來發表議論,但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所掌握資訊的多少,往往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也因此媒體在這一方面必須要扮演一位中立的腳色,不能有預設立場,更不能有喜好來選擇真相,才能使各位用自己的見解來闡述對事物的看法,也才能達到言論自由的真正真諦了。

「畫的故事」─ Happiness ─ 

其實取決的是自己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吧!在這章節中,我們可以知道人們對東西的看法可能並不能等同於原作者的看法,甚至有時還會出現「藍色窗簾」的情況而不自知。

但我們能怪作者沒有告訴我們他的想法嗎?自己亂想又怪得了誰呢?盲目追求流行不去思考又是誰的不對呢?或許我們會想著這是詐欺之類的行為,但這一切都只是人們單方面的想法,跟畫家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自己認真思考事物的涵義在哪,切莫人云亦云,才能獲得自己的收穫吧

「歸鄉」─ "She" is Waiting For You. ─ 

敘述著一個人追求夢想的故事。然而這章節卻沒有那麼輕鬆愉快的情節,相反的是淡淡的惆悵。為什麼會如此呢?

一個人若是發現所求夢想並不如他所想,自然會有著歸鄉的思念,但是假設發現歸鄉之後一切均不如你所想又會如何?恐怕只會更垂頭喪氣吧?而這章的巧妙之處就在這裡了,讓人在歸鄉前一刻意外身亡,而看不到故鄉悲慘的景象,又何嘗不是一種救贖,只是這樣的救贖對我們而言是否太過殘酷了呢,否則也不會只剩下一股淡淡的惆悵了吧


「書之國」─ Nothing Is Written! 

是一個國家的人都喜歡看書的故事。乍看之下會覺得這個國家似乎還不錯,但若是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並不是那麼美好,相反的,我們會發現這個國家的人都是只會批評作品、但是不會生產作品的人,這又是在影射什麼呢?

也許是在影射著這世上光說不練的人也說不定吧,親身去做跟用嘴批評是完全不一樣的批判方式,雖說只用嘴批判並不是不好,但如果能輔以親身經驗是不是能讓境界更往上升一步呢?同時間也更能有說服力,而不是只是紙上談兵罷了,對於他人也將更有信服力了

「溫柔之國」─ Tomorrow Never Comes. ─ 

一個評價前後不一的國家的故事。大概是用來比喻一個人的外在評價所帶來的影響吧。

一開始這個國家的評價是相當糟糕的,就好像人有著不好的風評一般,於是久而久之下來,自然不會有人想要親近你,即使你在最後臨死之際想要洗刷汙名,恐怕別人也不會再給你第二次機會了,而所留傳下來的也理所當然是不好的名聲,但是一般人真的會希望如此嗎?


我想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吧,人人都會希望是流芳百世而非遺臭萬年,於是自然就會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過錯,但是在臨死之前才想要改變,恐怕已是來不及了吧。也因此這章節很明顯地要告訴我們平常就要好好待人處事,不要讓自己在外惹得一身腥,到時候留得臭名千古,豈不貽笑大方了嗎

「在沙漠的正中央‧a」─ Beginner's Luck ‧a 

與之前的故事相呼應,談論著運氣與決斷力在旅行之中到底何者重要,但我想這種問題應該是一半一半吧,我們既不能說那個是錯的、也不能說那個是對的,只能盡人事聽天命或許才是這問題的可能答案也說不定吧


「續畫的故事」─ Anonymous Pictures ─

主要還是在講述觀點不同的故事,但這裡敘述的就不是讚賞畫作的故事了。相反的,這裡反倒是在講人們開始感到自己的愚蠢,花了大錢在物質上以求心靈的平靜,但最後終於頓悟到讓心靈平靜下來只要讓自己專注於眼前、認真過活照樣可以收到一樣的效果,於是為了不想再看到過去愚蠢的自己便把畫作給燒了,即使那幅畫作價值連城也落得同樣的下場。

而這又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我想答案很簡單吧,那就是人們極度想消滅過去愚蠢的自己,但那樣做真的好嗎?我想從書裡看到的應該是否定的答案吧。因為過去的自己是構成今天的自己的重要元素,即使再怎樣愚蠢盲目,也不至於到全然否定的地步吧!要知道,沒有過去的自己,哪來今天的自己呢?

而另一方面,那位畫家也許也這麼象徵著這個道理也說不定,不再畫過去喜愛題材的畫家即使畫作再有價值對自己也是完全沒意義的,因為沒有動力作回以前的自己跟否定過去的自己事實上是很雷同的,即等同於連現在的自己也否定掉的意思吧

那麼自己到最後又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呢?恐怕沒人知道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