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人在日本得到直木賞肯定的小說《流》,述說著那段國民黨接收台灣後的人們的故事,也帶出了那個時代特有的氛圍,更帶出了少年葉秋生如何在那段時間因著祖父的死亡,追根溯底,尋找那段祖父曾經經歷的時光,也讓讀著省思所謂的讓家人溫飽,還有更多種不同的面貌存在。
本書藉由許多在台灣所發生的歷史事件,讓台灣的讀者有一種彷彿就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感覺,感到親切、熟悉,也會讓人想一探在這樣的年代,人們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不過書中有關這部分是走點到為止的路線,歷史的洪流就化身在少年葉秋生成長的時光中,我們看著他在這樣的時光中慘遭軍隊蹂躪、又看到他在這純樸的日子中談一場純純的戀愛,又看到他是如何把為女性效勞當作是自己的驕傲,但這段也就真的像光陰似箭一般,隨後書中就又自然地一轉,到葉秋生極欲知道真相的祖父之死了
祖父之死,在書中又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是代表著祖父在那段戰爭時期所留下的斬不斷的循環鎖鏈嗎?我想在書中,它是有這個意思存在的,祖父殺了敵人,而敵人也來到台灣尋仇,而這就有如戰爭的幽魂般,如影隨形地縈繞在葉秋生心中,讓葉秋生仿如被這斬不斷的鎖鍊所纏住一般,時時刻刻想探尋這件事的真相
而書中耐人尋味的地方是,當葉秋生找到真相時,卻又那麼地抵抗被鎖鍊擺佈,就像當初與雷威對峙時,想選擇不流血的方式解決這一切,只是「不流血到底能證明什麼?」,宛如戰爭就是要分出高下,因此別無其他選擇。
不過書中最後這裡的轉折就很有醍醐味了,雖然流了血,但這一切的因果鎖鍊也在此刻終結,慘案紀念碑也被拆除,兩岸也開始開放了往來,以前打得你死我活的那場戰爭,轉眼間就如同兒戲一般,漸漸煙消雲散
或許過去的歷史也會漸漸地被遺忘,但我想,有些事情會就如同書中所說
「 我們只能屈服,聽從內心的使喚,或是鐵了心向前走。到死之前,都無法知道哪一種決定更好,但如果我們不斷拒絕自己的內心,我們就不再是我們。」
「有相遇,也有分離,學會了妥協和放棄,這雖然稱為成長,但如果繼續對自己的內心置之不理,就無法繼續向前邁進了」
想要如何做,從來不是依循著既定的安排與所謂的宿命,而是自己決定該往何處前進,是要讓歷史就這樣成為歷史,還是要從歷史學到什麼、再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都是由各人決定
少年葉秋生自己選擇了一條想要的人生道路,而我們看完這個故事後,又該決定往何處去呢?
這個答案,就要問問自己的內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